《十六年前的回忆》讲学稿(六年级语文)
课型:新授 执笔:彭凯云 审核:六年级组
一、学习目标:
1、学会十个生字。能结合语境,正确读写下面词语:“军阀、娱乐。僻静、恐怖、宪兵、肥胖、苦刑、匪徒、押下去、舅老爷、绞刑”
2、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朗读课文。
3、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、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光辉事迹,受到革命传统教育。
4、领悟文章前后照应的写法。
二、重、难点:
(一)重点:借助文字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。
(二)难点:了解时代背景和相关资料;通过李大钊同志“被审”中的衣着、眼镜、头发和神态,理解李大钊同志伟大的胸怀。
三、学法指导:
文章篇幅长,离学生实际远。通过背景资料,降低难度,深入体悟内容;自主探究,合作研读,读中感悟;根据讲学稿内容,完成预习;把不理解的地方勾出来和同学们交流。
四、学习过程:
每个人的生命里都埋藏着许多回忆,是什么事情过去了十六年还能这样清楚地记得。作者的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?揭示课题。
【课前预习】
一、看拼音写词语
cí xiáng jūn fá yú lè kǒng bù pì jìng
( ) ( ) ( ) ( ) ( )
xiàn bīng féi pàng jiǎo xíng yā sòng jiù lǎo ye
( ) ( ) ( ) ( ) ( )
二、 划去不正确的读音:
勉强(qiáng qiǎng) 待会儿(dài dāi) 书籍(jí jì)
被难日(nán nàn) 拥入(rōng yōng) 夹袄(jiá jiā)
着急(zhāo zháo) 暂时 ( zàn zhàn) 含糊(hú hu)
三、形近字组词:
刑( ) 娱( ) 绞( ) 僻( )
形( ) 误( ) 狡( ) 避( )
籍( ) 峻( ) 伐( ) 据( )
藉( ) 竣( ) 阀( ) 剧( )
四、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。
( )的脚步 ( )的喊声 ( )的态度
( )的眼光 啧啧的( ) 出神的( )
五、读下面的句子,再找出课文中和它相联系的句子,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?
1、 1927年4月28日,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。
2、 我蹲在旁边,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。
3、 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,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。
六、根据课文内容填空。
1、《十六年前的回忆》是( )写的。父亲的被害日指的是( )。“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”,这“可怕的一天”指的是( )。
2、《十六年前的回忆》作者是________,写于________年,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。文章写的是________的事,主要写了李大钊同志牺牲前后的事,按________、________、________、________顺序记叙的。条理清晰。
七、在课本上勾画人物的神态、语言的句子。
八、《十六年前的回忆》这篇文章中主要回忆了关于李大钊同志的几件事,如果用小标题概括,分别可以概括成什么?
; ; ; 。
九、选择正确答案,在括号里画“√”。《十六年前的回忆》一文:
1.歌颂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,坚贞不屈的伟大精神。( )
2.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切怀念之情。( )
3.歌颂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,坚贞不屈的伟大精神,揭露了反动军阀凶狠残暴的本质,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怀念之情。( )
十、搜集李大钊生平和当时的社会情况。
【课堂研究】
一、说说对李大钊生平和当时社会情况的了解。
二、 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有哪些?那个时间里发生了什么事情?
(1) (2)
(3) (4)
三、深入理解重点词句
读一读课本上你勾画人物的神态、语言的句子,然后小组交流你体会出人物有什么样的品格?有感情分别朗读这几个句子。
四、把开头一个自然段和结尾的三个自然段连起来多读几遍,体会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这样写的好处。这种写作方法叫 。这篇课文采用开头和结尾互相照应的方法,更加突出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。
五、读下面的句子,再找出课文中和它相联系的句子,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?
1、 1927年4月28日,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。
2、 我蹲在旁边,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。
3、 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,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。
我体会到:
转载http://www.tskpxx.com/blog/user1/7/archives/2006/1964.html